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

20160319宗岳門布武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影音紀錄(定指後移下坐、兩儀掌)

160319-01:定指後移下坐
1.膝關係是伸展,非壓縮。

160319-02:定指後移下坐+摔(1)

160319-03:定指後移下坐+摔(2)
1.沾衣引動對方

160319-04:兩儀掌(反身小纏)體感操作

160319-05:逐一引導學員操作兩儀掌

160319-06:定指後移下坐+摔(3)

160319-07:兩儀掌解脫

160319-08:20160319課程總結

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

20160305宗岳門布武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影音紀錄(上翻肘、公開影片技術)

160305-01:個別引導學員體感法上翻肘(一)

160305-02:老師解說不用力

160305-03:個別引導學員體感法上翻肘(二)

160305-04:個別引導學員體感法上翻肘(三)

160305-05:影片技術解說(一)
2. 438~650秒僅聲音無影像
3. 651秒仰傑教練解說。
4. 719秒起,第二段影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4rSezSnqFU

160305-06:影片技術解說(二)

160305-07:影片技術解說(三)

20160227宗岳門布武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影音紀錄(繞環、中平引落、單肩)

160227-01:中平引落分段解說並個別引導學員
1. 伸手的內在為滾鑽入方(看起來是標示法,實則為體感法)
2. 微擰回手至胸前,想像指尖朝正前
3. 繼續擰」,以擰的力量使手平移,力傳至肩膀,造成「磨背」。
4. 手翻出(何時出手,「身體」會告知)。
5. 1042秒、1331秒老師補充解說要點。

160227-02:老師個别引導學員操作中平引落
1. 257秒,老師解說單肩不夠時,對回手胸前」之後的影響,如果正確,動作會回饋至身體

160227-03:老師個别引導學員操作中平引落(本段的重點在落空至單肩)
1. 引進至落空,最重要處於落空(單肩的角度)
2. 154秒,老師示範分解動作
3. 225秒,老師解說單肩角度。
4. 646秒:老師藉「引進落空」解說拳架套路「海底針」。

160227-04:老師今日課程總結
1. 不用力的沈肩墜肘 = 落空 = 單肩
2. 中平引落最難之處在於肩,還没到達沈肩墜肘處,身體即亂動

3. 中平引落軌跡中,無法以「體感法」完成處,可改用「標示法」,過程中要找出何處用力。

2016年2月24日 星期三

20160220宗岳門布武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影音紀錄(繞環、中平引落、單肩)


160220-01:老師講解體感法與標示法之繞環

160220-02MVI_9602老師逐一調整伸手

160220-03:老師逐一調整體感法與標示法之繞環(翻筋轉骨,同160220-05

160220-04:老師講解體感法與標示法之繞環 (軌跡正確,察覺用力)

160220-05:老師講解體感法與標示法之繞環(翻筋轉骨,同160220-03

160220-06:老師逐一調整中平引落

160220-07:老師講解單肩

160220-08:老師示範單肩


160220-09:老師示範並逐一調整單肩

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

120160123宗岳門布武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影音紀錄(體感法之移重心、平行步)

1. 老師勉勵大家抓到樁上平行步的體感
2. 學員逐一體驗

1. 重心移不乾淨,是身體作錯,不是腳錯
2. 外擺時,重心為何會前移?因為膝蓋先動!
3. 外擺時,一開始重心就要移乾淨(否則會起不了腳,造成肌肉用力),再以腳趾正確操作「指領」,(彷彿「洗環」繞弧線)
4. 913秒起,老師示範並解說身體卡住的原因。
5. 外擺、裡扣、後擺、後旋:「外擺」時,重心還在原地,如有偷跑,即有卡住;「移重心」放鬆後「裡扣」;「移重心」(注意「外擺」等動作完成後,「移重心」前的身體直下。)

1. 非「指領」不足以引動對方。
2. 如無法引動,則須移我重心、崩潰敵之結構後再引動。

1. 、身、腳三者軌跡均「同時」正確時,威力無與倫比!
2. 147秒起,移重心時,把對手滾轉,使其崩潰
3. 老師提醒平行步時,重心亂跑的症狀。
4. 腳趾的「指領」要落實,身體有無因為「擰」而動,或是身體自己亂動。

1. 腳:我微擰重心移至前腳使敵崩潰、身體拔起。
2. 手:向上+磨背

1. 抬腳+因為「没有手」的移重心,通常身體會用力。
2. 年後上課提醒老師,再講一次

1. 抬腳是為了檢查身體是否安靜,不是為了要抬腳;抬腳+擠不是為了要做出來,而是為了要自我檢查身體是否安靜,此為體感法自我檢查的手段
2. 35秒起,腳(抬起的)逐漸微擰操作擠的實踐

1. 本日課程重在於重心一定要乾淨,操作平行步時,腳趾的擰轉,讓身體安靜的條件下,重心不會偷跑
2. 在重心不偷跑的情況下,如何用腳去引動+破壞敵之結構
3. 課後自我練習重點:「移重心」+「擰腳趾」

4. 容易犯錯之處有二:1.膝蓋、2.腳踝;此二問題皆來自腰跨---身體不夠安靜。

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

宗岳門布武道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紀錄索引

2016年01月09日上課影音紀錄

2016年01月23日課程影音紀錄(體感法之移重心、平行步)


20160109宗岳門布武館體感標示交叉課程影音紀錄

(按:可直接點選日期標示收看影片)

1.     身體不夠安靜,體感法與標示法永遠不會合在一起
2.     身體足夠安靜,體感法會讓身體自然運動,但是不會和標示法一模一樣,原因在於身體條件未臻圓融,所以會有落差,落差要修到標示法的模樣
3.     所有老師在課堂上所說的細節,都不是真的,都不是學員所認知的!所有的細節都是學員夠放鬆、身體夠安靜、翻筋轉骨、串勁都正確而自然產生的,所以不要追求細節。
4.     標示法的中平引落。

1.     中平引落標示法時,虎口須朝前
2.     太極拳如何鬆柔?不是練放鬆,而是讓肌肉安靜不用力!找出並放掉用力的地方;久了,就鬆了!
3.     老師逐一調整中平引落的放鬆
4.     1422秒處,體感法與標示法的差異,不在於感覺,而在於察覺,在於內省的能力。
5.     1845秒處,老師示範中平引落最困難的部份,手指與手肘間的相對位置及串勁



1.     老師逐一檢查掙脫抓握擰
2.     245秒處,老師示範不對手腕做動作,以手指指尖引道撐開敵之抓握


1.     每個人因放鬆程度不同,老師帶領的角度也會不同

2.     筋不開者,續練繞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