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伸手的內在為滾鑽入方(看起來是標示法,實則為體感法)。
2. 微擰回手至胸前,「想像」指尖朝正前。
3. 繼續擰」,以擰的力量使手平移,力傳至肩膀,造成「磨背」。
4. 手翻出(何時出手,「身體」會告知)。
5. 10分42秒、13分31秒老師補充解說要點。
1. 2分57秒,老師解說單肩不夠時,對「回手胸前」之後的影響,如果正確,動作會回饋至身體。
1. 引進至落空,最重要處於落空(單肩的角度)。
2. 1分54秒,老師示範分解動作。
3. 2分25秒,老師解說單肩角度。
4. 6分46秒:老師藉「引進落空」解說拳架套路「海底針」。
1. 不用力的沈肩墜肘 = 落空 = 單肩
2. 中平引落最難之處在於肩,還没到達沈肩墜肘處,身體即亂動。
3. 中平引落軌跡中,無法以「體感法」完成處,可改用「標示法」,過程中要找出何處用力。